2013年3月23日,工业工程系“人生导师”计划春季研讨会在舜德楼510会议室举行。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系内人生导师和系友人生导师,还有我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焰老师🧔🏿♀️,以及前期为人生导师计划付出诸多努力的辅导员和学生联系人🗻。工业工程系的“人生导师”计划是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启动的,是在陈吉宁校长关于深化教师在同学成长中发挥作用的想法下,第一个开始试点这种师生互动模式的院系。本次研讨会总结了工业工程系“人生导师”计划实施一学期以来的阶段性成果🍪🥽,深入研讨该计划主要的育人方向与目标,并为下一阶段的活动开展指明方向😭。
研讨会从两位学生代表的发言开始🥚。来自工1年级的马钢毅和来自工2年级的李奕慷代表参与我系“人生导师”计划的180多名同学🧑🏻💼,向现场的老师们讲述了他们参与该计划的感受。李奕慷同学谈到🍸:“与人生导师交流的过程🫵🏻,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人生的道理”。在肯定“人生导师”计划开展成效的同时,两位学生代表也向人生导师们表达了希望拓展“人生导师”计划的活动形式🏋🏻,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交流的愿望🍊。现场的部分人生导师代表也就同学们的感受做出了回应🏊🏿。正如马钢毅同学所说:导师是人生的金矿⚙️,这也代表了很多参与其中的同学的心声。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了导师的人格魅力🈲,向导师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并逐渐明晰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来自中国民航研究院的系友导师王世东学长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系友人生导师的意义进行了阐释🤺,提出了通过人生导师计划与高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职场经验、提供就业推荐等思路。
导师是人生的金矿🟩!
提供精准资源,关注学生需求
在两位同学和系友导师的交流分享后✔️,工业工程系副系主任张伟老师向所有参与该计划的人生导师们解读了我系实施该计划的原委。近年来,同学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很多同学却并不知晓可以从哪里获得其所需的资源,而老师们因为不了解同学的需求情况🤏🏽🚵🏽♀️,也很难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人生导师”计划的提出🧔🏼,从以往1:30的班主任匹配模式变成了1👗:8的人生导师匹配模式🙇🏽,导师可以去关注每一位同学个性化的需求,为同学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优秀是否具有灵魂?
工业工程系党委副书记李乐飞老师从“我们的同学还缺什么”为切入点📀,与大家分享了“人生导师”项目的由来和整体设计👨🏻✈️。在谈及“人生导师”计划的初衷时,李老师一句“Excellence with a soul”道出了“人生导师”计划的核心。李老师说,“人生导师”计划就是为了培养具有灵魂的优秀人才,而不仅仅是优秀的人。我们希望建立的就是这样一种新的教育机制,它不同于以往的大学教育,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和系友资源🍱,让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多一些指引,少一些弯路,培养更全面的人才。“人生导师”计划希望通过老师与学生1🐫:8的配置⏭,通过系内外导师和企业的参与,真正实现“覆盖四年🧍🏻♂️,影响一生”,让学生在课堂以外学到更多东西🧑🏼💻,也为学校的育人模式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用心交流,融入学生
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焰老师也来到了本次研讨会现场,并与工业工程系的人生导师们分享了与大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策略🧑🏽🚒。李焰老师有着丰富的和同学交流的经验,她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活泼的语言,与人生导师们探讨了应该通过倾听与共情建立与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李焰老师说,最重要的是用心交流🏊🏼,用心喜欢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们能够理解他们,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学生,引导学生👨🏼🦳。此外🏌🏼♂️,李焰老师还与人生导师们互动🐽,一同练习了非语言倾听、开放式询问技术、语义简述技术等与同学交流沟通的技巧🍇。
在后面的研讨环节中🧚♀️,参加会议的十二位老师从不同角度热烈讨论了对人生导师计划的目标👪、范围和形式的理解,提出了全面的指导意见👏🏼。根据当前学生培养环节中缺位的方面🤚🏼,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独立思考为起点,按照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支持(如提早进入实验室等)的指导思想⚀。此外,在人生导师后续活动的形式方面🧔,老师们提出了以学生主动咨询为主,以阶段性组织集体活动、年度举办开放日为辅的新思路🧑🦱🧑🏿🦰,为人生导师计划的下一步开展确定了方向。
一下午的分享、讨论、学习等环节的精心设计,让“人生导师”计划的不同参与者们都对该项目的定位有了更加明确的理解💁🏽,也为人生导师项目的后续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覆盖四年,影响一生”,这是工业工程系“人生导师”计划的初衷🧚🏼♂️,也希望在所有参与者的努力下🛌,“人生导师”计划能够真正培育出一批具有灵魂的优秀人才。
工业工程系“人生导师”计划概况介绍:
“人生导师”计划是从2012年10月开始正式在工业工程系启动的。该计划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辩证思维、卓越修养和远大理想为出发点🤵🏼♂️,以培养二十年后各领域骨干人才为导向🚵🏽♂️,旨在建立面向学生个体的、贯穿成长全过程的导师制度🤦🏼。
“人生导师”计划针对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匹配对应的资源🤎,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大一通过随机分配系内导师🦸🏼♂️,同学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等,建立专业认同;大二阶段师生双向选择,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树立远大理想;大三阶段同学与系友导师双向选择,通过企业参观、系友座谈等🎆,思考职业选择与人生定位;大四阶段则是全面个性培养,落实因材施教的阶段,为同学成为学术大师、兴业之将👧🏻、治国之才匹配对应的 导师👷🏻♀️,致力同学的长远发展。
工业工程系率先推行的“人生导师”计划,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系内教师、校外系友(乃至企业资源)等,打造贯穿全程的人生导师项目,将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本科毕业,甚至是研究生毕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人生理想,并且找到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科学途径🧚🏼♀️。希望工业工程系率先试点的“人生导师”项目能够为学校的育人模式探索一条新的道路。